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2集课程复讲 |
夏慧容学长 |
|
一、“亲所好,力为具”这句话如何解释?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,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。 但是,“君子有九思”,其中有一个叫“见得思义”:当在获得任何东西的时候,首先要考虑它的来路是否清白、正常,不清白、不正常就要懂得取舍,如蔡顺采椹故事中“盗贼送的食物不该拿”一样。 以前的孝子,第一个念头都是想到给父母,学蔡顺后出去买东西,不是先买自己喜欢吃的,要效法圣贤人,“勿自暴,勿自弃,圣与贤,可驯致”,应以他为榜样,先买父母喜欢吃的,事事以父母的喜好、想法为主。 二、“祸从口出,病从口入”正确的饮食方法是什么?食用过多的肉类对人体有什么影响? “祸从口出,病从口入”正确的饮食方法是“少吃肉,多吃菜”。 食用过多的肉类对人体的影响: 营养过剩:现在的问题不在营养不良,而在营养过剩。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不是很多,一般人误认为肉有高蛋白的,其实蛋白质吃太多会损害肝脏、肾脏。一个人一天所需的蛋白质是40克到60克,植物蛋白的蛋白质不比动物少,如:花生、淮山、海带都含有很好的蛋白质。蛋白质过剩身体就会呈现酸性,有句话叫“酸性的体质是慢性病的温床”。内脏长期泡在酸性环境里,很容易功能衰退。因为人吃的食物错了,所以现在的慢性病都一直提早。 骨质疏松:人体是一个很大的化学工厂,身体里面都是酸,要维持酸碱平衡,就必须用碱来中和。人体里最大的碱就是钙质,而骨头是钙质的仓库,钙质一天一点一滴渗透,久了就会钙质疏松。所以食物要均衡,肉类里含有太高蛋白质,不可以吃太多,会流失很多钙质。 有形毒素:中国人常讲“道法自然”,以前鸡要养半年,现在只要五、六个礼拜,这都不是随顺自然养成的,必须打生长的激素、抗生素,这些毒素最后都通过肉类到了食用者口中,长期食用这些荷尔蒙过高的肉类,就导致了如:现在小女孩月经愈来愈早,月经来得愈早寿命愈短。这些食物都在残害下一代,家长一定要谨慎。 无形毒素:人发一次脾气要三天才能平息,发脾气要三天才能平息,发脾气时肾上腺素就会分泌产生大量毒素,人就会全身无力。而动物被宰杀时情绪一定非常恐惧、愤怒,也会分泌很多毒素。 所以,肉类里面含有很多不好的东西,才会有现在的一大堆文明病。 三.大量的饲养牲畜对地球生态有什么危害? 大量的饲养牲畜对地球生态的危害: 生存环境下降:首先,人类大量食肉,必须砍掉很多原始森林,来种饲养给人类吃的牲畜的麦子等谷类,原始森林被砍伐,很多的土壤都松掉了,会造成泥石流。其次,原始森林是地球的肺,就如人体的肺是过滤很多脏空气一样,当原始森林愈来愈少,整个地球的空气质量就愈来愈差。 气候异常:现在天气不稳定,墨西哥是热带地方都下雪,气温非常的异常,在现在的名词叫做温室效应。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:人类排放很多废气,还有因为地球的肺一点一滴被割掉了。其实那些种给畜生吃的这些谷类,拿来给人类吃绝对都不会有人饿死。 环境污染:因为养了这么多的动物,它们会大量排放粪便,这些粪便也直接的污染了土壤,污染了水源。 其实,人类可以过得比较轻松,比较干净,只要懂得选择对自己、对环境有利的饮食习惯,就是在生活中落实环保,这种自利利他的行为,何乐而不为。 四、为什么说《弟子规》是照妖镜及显圣镜? 父母不希望有的坏习惯应该赶快把它去掉;或者交了一些朋友令父母担心的朋友,应该有所取舍,因为朋友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。要提升孩子对人的判断能力,他才知道亲近善良的人,他才知道远离恶友。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从孝道看,而从《弟子规》做到多少可以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,所以《弟子规》是照妖镜,也是显圣镜。 如蔡老师讲的“三个犯人的故事”,被同时关进监狱的三个犯人可以向典狱长提一个要求:美国人要烟,意大利人要女人,犹太人要一部通往外界的电话。这三个人代表不同的习惯,不同的习惯就做了不同的抉择,也产生不同的命运: 第一个:美国人有抽烟的坏习惯,不抽就很难受,结果要了烟忘了要火柴,三年来就被这个坏习惯左右。就如现在我们看连续剧一样,看时觉得演得很无聊,隔天还是乖乖的坐在那里。看的都是别人的人生,每天耗了那么多时间,对自己的人生都没有帮助。 所以,一个人假如养成坏习惯,这一生就不能主宰自己,就会被坏习惯牵着走!所谓玩物丧志。所以孔老夫子站在河川的上面,讲了一句话,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。孔夫子看到流水马上想到,时间就像流水一样,一去不回。所以,我们也不能让生命白白的耗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面。 第二个:意大利人好色,三年后牢门一打开,便传出很多小孩的声音,他一出来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活,还要照顾孩子,但他只是纵欲的结果,他能提起责任心吗? 所以,“色字头上一把刀”,这把刀会毁了人生,会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,更可能会毁了一个国家的兴衰。如:唐玄宗没遇到杨贵妃时是“开元之治“,很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,遇到杨贵妃后变成了“安史之乱”。唐朝的衰败根本原因还在唐玄宗,色不迷人人自迷。所以,人生遇到很多的问题,要反省自己,才能找到真正原因所在,好“色”这个坏习惯要根治。 赌:假如一个男生好赌,绝对不要跟他交往,太危险了。因为赌他无法克制,很可能把家里的财产,甚至于祖产都耗进去。 第三个:犹太人三年出来后,恭恭敬敬走到典狱长前面深深的一鞠躬,这三年来,他透过电话得到很多外面的讯息,并做了一些投资,现在已经有了一笔资产。 三个人做了三个不同的抉择,也产生不同的命运。我们绝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因为一些坏的习惯,而让他一生堕落下去。所以,从小就要根治这些不好的习惯,有一个习性会害了自己,还可能会造成家破人亡。而学习并力行《弟子规》,就是对治这些不好的习惯及习气,所以《弟子规》是照妖镜,也是显圣镜。 五、.古人归纳出每个人有哪四个需要自我对治的习气? 中国圣贤整理出人有四个习性要去对治:叫做“骄、奢、淫、逸”,骄傲、奢侈、淫、逸。我们首先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,所谓修身才能齐家,假如自己有要赶快修正。然后再对照一下孩子有没有这些习惯,假如有要赶快导正,要长善还有救失。 第一个习气“骄”:骄傲,傲不可长,一骄傲不只自己的学问上不去,无形当中也断了自己贵人的因缘。一个有道德、学问的人喜欢交谦虚的人,只要一傲慢,这些贵人缘就走了。 蔡老师学习“事诸父,如事父,事诸兄,如事兄”时,觉得学了就要做,在给长辈鞠躬时,认识影响蔡老师生命很深的卢叔叔,卢叔叔二十九岁就当了专业总经理,专门帮企业解决危机,是个很有能力的人。蔡老师因为礼貌有缘认识卢叔叔,卢叔叔把人生几十年的经验、智慧跟蔡老师娓娓道来。在听蔡老师讲《德育故事》心得时,还启发蔡老师把问题看得更深更广。在以后的生活中,也无私的给蔡老师很好的建议。 所以,傲不可长,所谓“满招损、谦受损”,为人家长一定要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,人不可以有傲气,但是不能没骨气。 第二个习气“奢”:“奢”,奢侈。一个孩子假如奢侈,那很难转变,因为“由奢入俭难”。 如:蔡老师讲一学生大摇大摆点进餐厅,而且点的都是很贵的菜。因这学生的父亲是当官的,他父亲这种奢华的行为直接传给了儿子。所以,我们不要常常带孩子去大吃大喝,孩子吃豪华的习惯了,就吃不惯清淡的菜了。而且到这些场合,还会看到一些大人比较不好的一些行为。所以尽量不要带孩子常去不需要去的场合,不能长孩子的奢华之气。 除此之外,还要经常带领孩子熏习经典。如蔡老师讲有个孩子跟父母出去,他妈妈擦得很漂亮,因为刚刚背完《朱子治家格言》“奴仆勿用俊美,妻妾切忌艳妆”,就对妈妈说“妻妾切忌艳妆”,这位妈妈觉得孩子懂道理,就去把妆稍微弄淡了一点。而蔡老师母亲不化妆,要去一些正式场合才化些淡妆,所以两个姐姐也不大化妆,但皮肤却很好。所以上行下效,不能长养这些虚华之气。 第三个习气“淫”:淫,一般世间人的看法就是女色,其实不只是女色会“淫“,当陷在某一些欲望当中不能自拔中时也叫“淫”。 如:现在孩子打电玩、上网络,一玩就几个小时,玩物就丧志。 所以,玩乐的东西尽量也要给有所节制。其实当一个人真正感受到求学问的快乐,真正感受到他身上的使命,他就不会去把很多时间耗在这些跟自己人生不相关的事情上。与其我们家长在那里叫他不要干这个,不要干那个,不如扩宽他的心量,让他对人生有所志向;然后家长再带着孩子一起学习,长养孩子好学的态度,这个很重要。 第四个习气“逸”:放逸,就是游手好闲。很多的家训都非常注重养成孩子勤劳的态度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第一句话提到,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”。所以以前很多家里面的活都是孩子干,通过劳动,他才不会好逸恶劳,当孩子懂得分担家务,他才能够体会到做事的人的辛劳在哪里!所以,习劳才会知感恩,现在孩子感恩心很难起得来,原因就在他是茶来伸手,饭来张口。 六.从小训练孩子习劳做家事有什么重要性? 从小训练孩子习劳做家事的重要性有: 第一个:习劳知感恩。有个四年级的小女孩,老师用《弟子规》来教导他们,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,所以以前都想蛋糕,现在就引导他们在这个日子应该要多尽一些心力,让父母不要那么辛苦。这个小女孩回去后就跟她妈妈说,要炒一盘黄瓜给妈妈吃,当她又戴手套又戴安全帽,终于汗流浃背把这个菜炒出来时,当她把那盘菜端出来时,相信她心里也有所成长。以后她吃母亲做的菜时一定不会再嫌东嫌西的了,因为她有付出就知道,妈妈还要工作还要做饭菜,真的是很不容易。所以习劳知感恩,当自己第一次工作后才拿那么一点点薪水,突然会觉得钱难赚,也会感受到以前花钱太凶,真是对不起谁父母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所以现在要很节俭。 第二个:勤劳长养孩子的智力和协调能力。孩子因为常动所以非常勤劳,勤快对身体有帮助,而他在做事的过程当中脑筋随时在动,所以常常帮忙做家事的学生脑筋特别灵活。有些成绩很好但啥家事都不干的学生,因他没有经验而不能承担事情。如蔡老师讲他遇到的一个学生,遇到什么事需要跟老师讲,都要通过他妈妈。这是因为孩子不常去承担事情,面对事情都很怯懦,其实这是害了孩子。 第三个:劳动会增加一个人的意志力。卢叔叔小时候,母亲要其帮助隔壁家邻居扛水,那时提水要到小溪旁,一来一回从下午扛到晚上八、九点,回家时吃饭菜时已经凉了。这是因为他母亲懂得多帮助别人,顺便磨炼他的意志力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卢叔叔每次面临很大的压力,就会想起他扛水时快撑不住时,假如撑不住只能留原地,还是坚持一步一步跨出去。所以,当他面对挑战的时候,他第一个念头是跨过去!劳动会让一个人的意志力不断提升。现在孩子缺乏的就是这些,所以要赶快让孩子多做家事,多去付出,才能长他这些好的德行、好的态度。 感恩老师,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